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图片详情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90401
图片尺寸:3168X4752
大小:8971KB/62797KB
作者:图片由和田地区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提供
分类:新闻图片->生态·环境
关键字:以五大理念引领新疆发展 新疆 和田地区 防沙治沙 环保 生态 绿洲 和谐新村
图片ID号:13141119708
图组ID号:21071
和田:“多业一体”开启防沙治沙新路径
(2/6)
2015年12月24日 20:33:27
返回
图片说明:
和田地区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业。这是种植户在收获石榴。(摄于2009年6月6日)
组图说明:
文/新疆日报 李杨
翻开中国地形图,在大西北的新疆南部,一大片广袤的土黄色区域赫然醒目,那就是举世闻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沙漠的南面,横亘着号称“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古老的和田绿洲,就镶嵌在这茫茫瀚海与崇山峻岭之间。
黄色与绿色的交战旷日持久。
塔克拉玛干成千上万的沙山如饿兽,时刻窥视着这片纤弱的绿洲地带:和田地区总面积24.7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33.3%,沙化土地占63%,绿洲面积仅占3.7%!来自塔克拉玛干的风沙长驱直入,每年浮尘和沙暴天气达100余天。年复一年的风侵沙蚀,曾使多少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繁华邑市葬身沙海;策勒县城的三次搬迁、风吹城跑的残酷现实更成为和田人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如今,人与沙的关系被重新定义。
近年来,和田地区大力实施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坚持“内涵挖潜”和“外延拓展”相结合,一边走集治沙造林、特色养殖、特色林果、设施农业、红柳大芸种植、沙漠旅游等“多业一体”的防沙治沙之路,一边做大做强沙产业。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再到点沙成金、人沙和谐,在黄色与绿色的进退之间,是对“两个可持续”理念的实践和升华。日前,记者行走和田,撷取这些片段,感受这种变化。
沙漠里“长”出的村庄
12月12日,当记者向和田地区林业局防沙治沙办公室主任李永清提出,要看看防沙治沙绿色生态工程的成果时,原以为他会带领记者去看那曾屡屡见诸报端和镜头中的被风沙掩埋半截墙头的农民房屋,再去见识壮观的防风林带、防风网和生态造林工程。但李永清却说,那是“过去时”,现在的防沙治沙,不单单停留在打好沙漠“阻击战”那么简单,你去和谐新村看看!
和谐新村位于和田县高新农业经济新区。站在村子最西边那座十多米高的沙丘上,陈国强俯瞰如今的村庄,感叹道:“这真是从沙漠里‘长’出来的村庄。”
2007年,陈国强还在和田县委办工作,现在的和谐新村所在地是一片大沙漠,十多米高的沙丘一片连着一片。沙丘之间的洼地上,有五六户农民打了井,零星地盖起几间房,种了七八棵核桃树。这样的景象,在当时被列为“人进沙退”的示范观摩点。那年6月,陈国强陪同一个北京考察团来此观摩。“那时人们的评价很高,”他说,“如果可以,我真想现在邀请专家再来看看,我们真正实现了人沙和谐。”
这是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条绿洲带中间的沙漠地带。由于日照时间充足,地下水资源丰沛,且距离315国道仅6公里,交通便利,和田县计划投资4.8亿元,从2014年初分三期建设和谐新村。目前,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通达的基础上,已建成住房1000套,大棚1180座,建设精品果园4000亩。按照一户一套住房、一座温室大棚、4亩果园的标准,这里已吸引了970多户村民入住。来自全国25个省市的汉族、维吾尔族、土家族、苗族等9个民族兄弟姐妹共居于此。
沙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盲目开发是大忌。和田县高新农业经济新区管委会主任、和谐新村党支部书记万世清说,“以水定地、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是和谐新村建设的根本原则。“我们利用节水灌溉、防沙治沙等技术手段,在沙漠筛选和培育农业新品种,一方面改善了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向沙漠要效益,让群众尝到了靠沙吃沙的甜头。”
在村民阿布都米力克·阿布都拉家的蔬菜大棚里,沙土地上的西红柿如串串红玛瑙,煞是喜人。阿布都米力克说,再过几天,西红柿就要大量收获了,今年他的4棚西红柿能带来8万元纯收入。
“以前对种大棚很感兴趣,但是没地方,全家守着6亩玉米地,一年只有八九千元收入,没想到在沙漠里种大棚,‘排档子’这么多!”去年11月迁到和谐新村后,阿布都米力克包了两个大棚种西红柿,尽管经验不足,产量不高,也有3.6万元收入,今年他索性包了4个棚。
眼前看似普通的大棚藏有玄机。陈国强说,所有大棚地下一米处都铺有一层高科技材料防渗沙,既保水又透气,这样才能保证作物成活且高产。
沙漠光照足、病害少,蔬菜品质好,昼夜温差大,种出的瓜果更香甜,市场价格也更高。陈国强说,在农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去年全村数百座大棚棚均收入都在2万元以上,今年有望突破3万元,效益是普通大田作物的十几倍。
本着“政府主导、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多元投资”的理念,和谐新村不仅吸引了28家企业参与防沙治沙,更实现了沙漠的资源化利用。有企业与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合作种植梭梭,有企业建了沙漠维药基地,还有企业搞林果加工和循环农业。今年新村完成防沙治沙面积14.6万亩,带动1000余人就业。
在和谐新村,一条由单纯治沙向多元“嵌入式”式发展转变,由单纯生态建设向产业综合开发、促进农民增收转变的生态建设新路渐行渐宽。
他要在沙漠里建“世外桃源”
四川商人周英剑有一个梦想,在不少人看来,这个梦想充满浪漫色彩,似乎很遥远。
“我希望在垂暮之年,能穿着白西装、戴着礼帽,在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园区里散步,这里没有风沙,只有美景和游人。”13日上午,站在一片新播种的冬小麦田边,周英剑的梦想和嫩绿的麦苗一样正在拔节。
眼前这片冬小麦格外规整,8000亩的绿毯铺向天边,蔚为壮观。随之铺展而开的还有像毛细血管一样匍匐在黄沙上的滴灌带。几公里开外,几座沙丘环伺,虎视眈眈。
这里原本就是沙漠的地盘,在和田市东北方向约30公里处的沙漠腹地,是新疆昆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循环农业园。
“这8000亩冬小麦是上个月才播的,主要用来改良土壤,明年开春要全部播上红枣。”周英剑说。
沿着园区里的一条石油公路一路向西,路两侧是18米宽的防风林,一排排新疆杨泛着青绿,把庄稼牢牢“锁”住。“在沙漠里不管种啥,首先要种防风林。”周英剑说,为了改善生态,今年年初,他们种下30万株杨树苗。
在沙漠这样的不毛之地要搞农业,还要搞循环农业,这个梦想听起来就像天方夜谭。但这个梦,周英剑真就做了。
2014年6月,干过媒体、当过啤酒企业老总、做过房地产的周英剑看中了和田的沙漠资源,投资8000余万元,建起了循环农业园。
循环农业园规划面积达24800亩,分为种植区、养殖区、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三部分。园区内的玉米、秸秆等可用来喂牛羊,修剪后的枣树枝、核桃皮和牛羊粪便可生产生物有机肥,这些生物有机肥施入果园又可以改良土壤、提升果品品质。“玉米芯、棉籽壳和秸秆等还能添加菌种生产食用菌菌包,废弃的菌包也是生物有机肥的原料。”在周英剑眼里,沙漠里的一切,都是可利用的资源。
梦想已经启动。
今年,新疆昆天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已平整1.5万亩沙地,完成1万亩红枣、小麦套种;建设防风林带2000亩;移植3000亩核桃,并与苜蓿、甘草、玉米套种,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公司已吸纳的370多名员工中,有70%是少数民族。
在该公司的养殖小区里,3万多平方米的现代化棚圈十分壮观。170多只上个月才从山东引进的杜泊羊正在饱餐,散养的黑鸡悠闲地踱着步子。目前这里共有各品种的种羊3000只,将用于本地品种改良,明年出栏量将达5万只。据介绍,2018年牛羊养殖规模将达到10万头,建成年产2万吨的肉产品加工厂。公路南侧,年产20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加工厂也已建好,12月底就要投产。
尽管刚起步不久,周英剑相信,沙漠一定会给予他回报。“就像当初这里只有满目昏黄和死一般的沉寂,现在我看得到绿色,听得到麻雀的叫声和野兔在跑动。”
要让黄沙变黄金,就要充分挖掘沙漠背后的资源。周英剑指着项目规划图西北角说:“我们准备投资2亿元,建设5A级旅游景区--丝路流沙城,计划明年动工,后年形成接待能力。”
“我们还要建一座观光塔,游客可背靠沙漠,远眺昆仑雪景;建成沙漠博物馆,让游客认识沙生植物,了解沙漠和绿洲是如何演化;开发沙漠娱乐游、探险游,让游客感受沙漠的魅力与和田历史文化的神奇......”周英剑希望,当人们提起昆天园区时,脑海中浮现出的是人沙和谐、其乐融融的美景。
牙森·麦麦提的改变
站在自家的院子里,39岁的牙森·麦麦提向北边一指,“前面这座沙丘一翻过去,就是我上班的地方。”
牙森是和田市吉亚乡塔吾尕孜村村民。从去年8月开始,他从农民变成了一名工人,工作的地方不远,离家只有三公里。
12月13日上午,天空飘着小雪。记者从和田市区沿阿和公路方向前行,再顺着沙漠中的京和友谊路一路向东,便来到牙森工作的苁蓉堂疆芸生态农场。
公路两侧是七八米宽的防护林,再往里,一排排红柳迎风而立,足有半人高。牙森说,这里接种了1万亩红柳大芸,全部实行节水滴灌,眼前的1000多亩地全部由他管理。
牙森穿着胶鞋,一脚踏进沙窝里,扒开一簇红柳的根部,“你看,这是上个月才挖过大芸的。”
地处沙漠边缘的塔吾尕孜村本来就屡遭沙漠侵蚀,加上盗挖大芸对沙漠的破坏,村民备受其害。“2000年春天的一场沙尘暴,把我家刚开花的6亩枣园全毁了,秋天娃娃上学都没有学费。”
这些记忆已经远去。
2009年起,随着新疆苁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起的这片红柳大芸基地渐渐扩大,它就像一道屏障拦住了沙漠。“基地建起来后受益最大的就是村民。”牙森说,“现在风沙天变少了,蓝天见得更多了。”
新疆苁蓉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庆学告诉记者,目前公司已成为全疆规模最大的管花肉苁蓉企业,生产的肉苁蓉饮片和保健品有独立知识产权,在北京销售火爆。今年加工肉苁蓉产品470吨,销售额达5000余万元。“今年我们投资700多万元,准备在和田新建一个GMP车间,主体已完工,明年可生产苁蓉通便茶等新产品。”他说。
这家企业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平时有15位像牙森一样的技术工人负责园区的管护和生产,每个月的工资能拿4000元。每逢大芸收获时,来园区里打工的老乡有一二百人。就是平时,也有不少吉亚乡的老乡常来问,有没有活干。
牙森说,等技术学精后,他想自己建个大芸基地和加工厂,带领更多乡亲一起干。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