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图片详情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18404
图片尺寸:2832X4256
大小:5283KB/31698KB
作者:于雷
分类:新闻图片->生态·环境
关键字:冰川 风光 风景 乌鲁木齐一号冰川 天山 环境 生态 水资源 水利 乌鲁木齐河
图片ID号:1248020343
图组ID号:3969
冰川,离我们越来越远
(30/64)
2014年03月03日 13:03:46
返回
图片说明:
天山1号冰川西支景观(摄于2014年2月22日)。
组图说明:
连年来,天山1号冰川(以下简称“1号冰川”)消融退缩,几十年后将消失的消息不绝于耳,1号冰川萎缩的严峻现状告知世人:留给我们保护冰川的时间不多了。
2014年2月20日,自治区政协召开第一次专题协商会议,70多位来自各厅局、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的领导以及中国科学院的专家,共同协商的议题是:建立新疆天山1号冰川自然保护区。
4天后,一份由自治区政协党组签发的专题协商意见建议报告送至自治区党委、政府。
保护生态与经济发展,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新疆在“环保优先,生态立区”的实践中,一道道两难的选择题必须破解,保护1号冰川正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道。
2014年2月22日,一场小雪过后的乌鲁木齐市银装素裹,而距离市区120公里的后峡并没有冰天雪地的景象:裸露的山崖寂寞地刺向发白的天空,山腰间偶尔出现一小片积雪,蜿蜒而上的216国道上一辆拉矿石的大卡车行驶过后尘土飞扬。
汽车行驶到海拔3300米,远远望去,五六条冰川从山谷中倾泻而出,在阳光下闪着晶莹的亮光,为黝黑的山崖增添了几分灵动。
风在冰川脚下停驻,巨大的冰体透着幽蓝,冰崖下悬挂着支支冰柱,仿佛冰川凝固的泪珠。
站在乌鲁木齐后峡海拔3840米的半山腰,眼前淡蓝的晴空下,一座金字塔形的山峰,峰顶被两条冰川东西挟裹,冰川流泻而下,如雪蛟,似银龙,这便是1号冰川。
1号冰川发育在天山中部天格尔峰,目前面积1.62平方公里,分为东西两支,它是世界上距离大城市最近的冰川,距离乌鲁木齐市约130公里。
王飞腾比划着:“越来越远,今后该怎么攀上西支?”风扯起他敞开的棉衣,呼啦啦作响,这位冰川学家没有感觉到寒冷,他更焦虑眼前的情景。
王飞腾是中科院天山冰川站副站长,与1号冰川有过数百次“亲密接触”,看着眼前的“冰雪情人”一天天消瘦憔悴,他心里极不是滋味。
至今,王飞腾还清楚地记得10年前第一次攀爬1号冰川西支的情景,“冰川像一个平缓的山坡,徒步就能上去。”眼前的冰川西支末端已消融成一堵高达5米多的冰崖。
“消融得太快了。”他若有所思地指着脚下,“40年前,冰川到这”,如今,这里与冰川相距约300米。
事实上,在过去的40年里,1号冰川与我们的距离越来越远了。
中国科学院天山冰川站50多年的观测数据显示:1962年,1号冰川的面积为1.95平方公里,跟现在相比已经缩小了17%。同期冰川末端厚度减薄达40米以上,每年退缩4米至8米。由于强烈消融,1993年,1号冰川的东、西支完全分离,成为两支独立的冰川。
走下山腰,行至1号冰川西支前,正午的阳光暖暖的,风在冰川脚下停驻,巨大的冰体透着幽蓝,冰崖下悬挂着支支冰柱,仿佛冰川凝固的泪珠。
仰望上去,层层叠叠的岁月化成一条条弧线嵌在冰面上,一层薄雪覆盖其上,细看,像一层黄沙。
“昨晚下过一场小雪,不然,这冰面上就是一层黄土。”王飞腾说。
说话间,离1号冰川不远的216国道上,一辆装载着矿石的大卡车正缓慢爬坡,车后扬起一片尘土。
在地球漫长的演化过程中,没有什么事物比冰川塑造地球做得更多:它冰封过世界,它雕刻了景观,它影响了整个地球的气候,它甚至改变了人类进化的进程。
1号冰川发源于第四冰川纪,距今已有200万年。当我们来到它的面前,1号冰川仍保持着高贵神秘,不动声色地释放非凡的力量,它是否也会威胁到我们的未来?
今天的1号冰川记录了1000年以来的气候、水文等环境演变信息,被誉为“冰川活化石”和“冰川博物馆”。
之所以称得上“1”字号,因为它是我国46377条冰川中观测时间最长、研究最为系统的冰川,也是世界上少数几条观测资料逾50年的冰川之一。
整个1号冰川有各种形状的呈舌状的冰川前缘、金字塔般的角峰、孤形的冰川终碛,成为观测、研究、观赏冰川的最佳点。
天山南北,正是背靠着这一条条远古而来的冰川,绿洲得已保存,生态得已稳定,人类得已生存 (小标题)
每当第一缕春的气息在风中掠过,冰川便是那最敏感的温度捕捉者,从滴滴水珠到汇聚成溪,春夏时分,它化身为绕指柔的流水滋养着脚下的一片片绿洲。
以1号冰川为代表的分布在天山中部天格尔峰周围的冰川群,是乌鲁木齐河、头屯河、乌拉斯台河、开都河上游哈布奇哈郭勒河等河流的河源地,惠及着乌鲁木齐市、昌吉市、五家渠市、和静县等地的数百万人口。
新疆是世界三大极端干旱区之一,水资源主要依托于冰雪融水,天山更有着“中亚水塔”之誉。中科院寒旱所研究表明,新疆的冰川融水占地表径流量的25%至30%。
据统计,以1号冰川为中心,300平方公里范围内发育着大大小小的现代冰川109条,其中22条分布在乌鲁木齐河流域,面积9.7平方公里;58条分布在头屯河流域,面积19.8平方公里;29条分布在开都河上游的哈布奇哈郭勒河流域,面积8.9平方公里。
“以1号冰川消融现状为依据推算,注入上述三条河流的冰川融水径流量分别为1769万立方米,3615万立方米,1624万立方米。”中科院天山冰川站站长李忠勤说,冰川不仅是河流的重要水源,还是调节河流的“固体水库”。
在湿润低温年份,冰川消融微弱,积累增加,冰川融水量减少;在干旱少雨年份,晴朗天气增多,冰川消融加剧,释放出大量冰川融水,避免了河道断流干涸;遇到暴雨,部分降水会以固态的形式保留在冰川上,减少了洪水危害。
“冰川还能抓住云!”王飞腾举起双手演示着,“冰川就像磁铁,能吸附过往的云彩,云多了,形成降水,为冰川地区河流提供补给。”
1号冰川地区季节性积雪丰富,积雪融水是春季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春汛时积雪融水及时满足了干旱区春灌的迫切需要,对于农业生产和生态平衡的维系至关重要。
天山南北,正是背靠着这一条条远古而来的冰川,绿洲得已保存,生态得已稳定,人类得已生存。
新疆水资源主要依赖冰雪融水,一旦冰川消融殆尽,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 (小标题)
乌鲁木齐河被誉为乌鲁木齐的“母亲河”,1号冰川是乌鲁木齐河的河源地,保护1号冰川的行动始终在进行。
自2006年起,自治区政协组织过多次实地调研,关注1号冰川的保护;同年,乌鲁木齐市叫停了1号冰川旅游项目,冰川周围近百个蘑菇种植大棚也被清理,每年都有一些环保团体的志愿者上山清理垃圾。
虽然区市两级相关部门对1号冰川实施了一些保护措施,但由于历史原因,保护工作始终未能进入实质阶段。
我国共有46377条冰川,其中新疆的冰川达18311条,冰川储量约为23611亿立方米水当量,约占全国冰川总储量的46.8%,位居第一。然而,在过去的40年间,新疆的冰川总体退缩了11.7%。
“过去50年,乌鲁木齐河源区的平均气温升高了约1℃,这是导致冰川消融加速的直接原因。”李忠勤说,在全球变暖的大气候下,人为活动加剧了冰川的消融。
乌鲁木齐市副市长宋亚君在专题协商会上介绍,大量监测表明,以1号冰川为代表的冰川群周边,乌鲁木齐环鹏公司等各类工矿企业“三废”的大量排放是导致1号冰川退缩、乌鲁木齐河等河流生态环境恶化、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宋亚军说,216国道贯穿1号冰川群,近年来,该国道多见拉运矿石和煤炭的大型和重型车辆,车辆扬起的粉尘和尾气也是致使1号冰川加速退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旦确立要申报天山1号冰川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工矿企业将整体搬迁和关停,216国道要改线,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
“根据研究结果,新疆在未来20年到30年,小于2000平方米的冰川水流量会急剧减少,50年后,这些占天山冰川总条数80%以上的小冰川,大多会消融殆尽。”2013年7月27日,著名冰川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在“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中预言。
新疆水资源主要依赖冰雪融水,一旦冰川消融殆尽,将会产生灾难性后果,类似的恶性影响已在世界范围内出现。
厄瓜多尔、秘鲁和玻利维亚等国的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用水、水力发电都要依赖安第斯山脉的冰川融水,然而冰川的加速退缩正不断地威胁着这里居民的正常生活,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发生用水短缺或因为用水紧缺而引起纠纷。
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说,新疆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如果没有基本生态用水或河流生态流量,一些绿洲将会消失。
站在1号冰川前,风在耳边呜咽而过,像是山川的悲鸣,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在灾难发生后,方才想起人与自然的永恒命题 (小标题)
站在1号冰川前,风在耳边呜咽而过,像是山川的悲鸣,它提醒着我们,不要在灾难发生后,方才想起人与自然的永恒命题。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罗建基说,在进行1号冰川保护顶层设计时,应加大前期资金投入,妥善安置工矿企业和牧民生产生活。
“新疆应设立生态补偿金,建立水资源用水市场或交易市场,用政策或经济杠杆树立全民节约用水意识,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机制。”傅伯杰建议。
“当前新疆大范围、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生态环境综合分析能力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生态立区’的需求。自治区在发展中,要严格进行生态气候环境可行性论证和各类自然灾害风险评估,作为启动规划和建设的必备程序。”自治区气象局局长杜继稳说。
“新疆未来需要在产业模式和发展理念上作出调整。”李忠勤表示,一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倡导生态经济,缓解资源压力。
1号冰川亟待保护的现状,正是未来新疆经济发展中需要思考的问题:新疆虽然蕴藏着丰富的资源,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已敲响警钟。
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我们的先民,有过太多惊心动魄、战天斗地的历史与传说,人们在一次次执著与失败中思考着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方能与自然和谐共进。
如何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这是我们共同面临的新课题,新使命。 文、杜文静 丽月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