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图片详情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18075
图片尺寸:2788X4108
大小:8234KB/49404KB
作者:于雷
分类:新闻图片->社会
关键字:新疆 阿勒泰地区 福海县 乌伦古湖 冬捕 渔工 打鱼 古老民俗 旅游
图片ID号:1246618443
图组ID号:3824
乌伦古湖冬捕人
(4/35)
2014年02月26日 19:08:47
返回
图片说明:
2014年1月17日,晚饭后,李昌元在向女儿展示用手机拍摄的捕鱼场景。李昌元的女儿现在新疆大学上大四。
组图说明:
2014年1月17日9 时许,东方泛起鱼肚白。沉寂的乌伦古湖千里冰封,天地一色。湖边,一群渔工早早聚在一起,都裹得严严实实的,头顶上冒着白色的哈气,准备前往湖区深处冬捕。不一会儿,几辆三轮车从远处驶来,李昌元和同伴挤上车斗后,三轮车很快就隐没在雾霭苍茫中,只留下渐行渐远的突突声。
今年47岁的李昌元是一名有着30 年捕鱼经历的“老把式”。他与30多名渔工受雇于当地一家渔厂。除了每年3月中旬至7月底的休渔期,李昌元和同伴们每年有7个多月都在湖里捕鱼。
乌伦古湖地处福海县境内,是全国十大内陆淡水湖之一,也是我区北疆最大的渔业基地,盛产贝加尔雅罗、东方欧鳊、白斑狗鱼等20 多种北冰洋冷水鱼。这些年,乌伦古湖独具特色的冬捕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来福海看冬捕逐渐成为一种旅游时尚。
乌伦古湖冬捕距今已有50 多年时间。如今,这一流传近千百年的古老民俗,只能在吉林的查干湖和新疆福海县乌伦古湖看到了。
乌伦古湖冬捕至今仍沿用大拉网这一传统的捕鱼方式。整个过程中,渔工们分工明确密切合作。冰上捕鱼看上去只是简单的体力劳作,其实镩冰、走钩、扭矛、走线、跟网等一系列步骤都需要高度的技巧和丰富的经验。
“老把式”李昌元在冬捕中的主要角色是穿杆走钩,就是通过牵引冰面下拉网的绳索以掌控渔网的走向。在“渔把头”(渔民里最有威望的团队管理者)仔细察看冰面,寻找好冰面下水草相对密集的区域后,李昌元和同伴用红旗做好标记,确定好下网的点位和走网兜鱼的方向,负责凿冰眼的渔工就开始用近10公斤重的冰锥,在40厘米厚的冰面上,每间隔15 米凿一个直径50 厘米的冰眼。随着冰屑四下飞溅,两溜并行的冰眼一路向前延伸。每天,渔工们都要在冰面上凿出上百个冰眼。
52 岁的黄远疆在渔工中属于年纪较大的,他有30 多年的打鱼经历。前两年,黄远疆买了一辆运输车跑运输。今年冬天,他又回到湖上打鱼。“干惯了,离开了就想,趁着身体还行,再干两年吧。”老黄说他喜欢和渔工们每天下湖打鱼。“夏天坐船打鱼、冬天凿冰下网,风里来雨里去的,一起经历风险,一起收获,这叫什么?这叫同舟共济。打鱼讲究赶早不赶晚,是因为怕遇上恶劣天气。遇到大的风浪,能把渔船抛起一两层楼房高。”
说话间,冰眼已凿好,渔工们开始往湖里下网。李昌元在队伍前面用铁钩把一根没入冰面下的近两米长、尾部系着绳索的木质穿杆,如同穿针引线般顺着冰眼牵往下一个冰眼。绳索的另一端系着更粗的钢丝绳,钢丝绳则与渔网相连。眼看着渔网在一点点向前推进,李昌元说,现在一网能收获七八百公斤的鱼,而乌伦古湖冬捕最高纪录是一网打过83 吨鱼。“几十个壮小伙子从冰窟窿里捞了一天一夜才捞完。”李昌元自豪地说。
渔工中有很多人是当地的哈萨克族牧民,他们夏天放牧,冬天利用闲暇时间冬捕。叶尔本是其中的一位。叶尔本干渔工也有些年头了,他说自己不想再干凿冰眼的活了,“我想和李昌元一样,干技术活,一个月也挣个四、五千元的。”
叶尔本经历了四届乌伦古湖冬捕节。看到越来越多的人都来福海旅游,来看他们拉网捕鱼,叶尔本感到很自豪。“我们嘛是福海的脸面,要好好打鱼,让客人都能吃到湖里的鱼。客人越多我们的收入也越多。”叶尔本说。
13 时许,队伍中传出一声响亮的号子“起网喽”,渔工们将露出冰面的渔网扛在肩头、身体前倾,用力将两公里长、重达两吨的渔网缓缓拖出冰面。渔网越拉越长,活蹦乱跳的狗鱼、卢梭等各种鲜鱼也随之跃出冰面,翻滚着、蹦跳着,渔网里顿时升腾起一股股热气,在空中弥散开来。看着眼前的场景,李昌元惬意地斜躺在冰面上,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