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首页
|
新闻图片
|
非新闻类图片
|
图片故事
|
档案图片
|
全部图片
|
关于我们
|
>图片详情
编辑电话:0991-88888888 技术电话:13910128997
图片信息 >>
编号:149856
图片尺寸:3648X5368
大小:5566KB/33396KB
作者:韩亮
分类:新闻图片->社会
关键字: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 脱贫攻坚 就业培训 就业基地 生态扶贫林基地 植树 庭院经济 庭院养殖 农民专业合作社 伊犁技师培训学院 创业孵化基地 技能培训实习基地 电焊 电商 环卫工 精准脱贫
图片ID号:13842215498
图组ID号:33344
扶贫有准头 脱贫有奔头
(10/10)
2017年11月24日 16:53:22
返回
图片说明:
2017年11月19日,温欠木(左一)与工友领到了爱心企业捐赠的手套等防护用品。
组图说明: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脱贫攻坚见闻
11月21日早上8时,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加尕斯台乡上加尕斯台村村民温欠木·英买尔和同伴拿着清扫工具来到村委会门前,开始一天的工作。
“今年5月,乡里成立了环卫队,我第一个报名参加,现在每个月能拿1000元工资。上班时间也比较合理,可以兼顾家里的活。”温欠木说。今年45岁的温欠木是单身母亲,独自一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一度陷入困境。2013年,温欠木家盖起了崭新的安居富民房,去年她申请2万元贴息贷款买了1头牛、5只羊,农闲时还出去打工补贴家用。靠着自己的勤劳能干,2016年温欠木摘掉了贫困帽子。“现在大儿子在乡上办的技能培训班学电焊,女儿和小儿子都在上学。既然脱贫了,就不能再返贫。”温欠木对未来充满信心。
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扶贫移民局党支部副书记罗生说:“脱贫攻坚,就业是关键。只要贫困户家中有一人长期稳定就业,脱贫就算有了保障。”为此,该县设立了2500个环卫、保安、绿化等就业岗位,解决贫困户就业难题。
上午10时30分,海努克乡海努克村村民吐尔逊江·萨吾提和乡亲们在距县城以西20多公里的生态扶贫林基地里忙着为刚种下的苹果树苗培土。“这些树苗月初才栽下,这段时间早晚温度低,我们要做好管护工作。”吐尔逊江笑呵呵地说。
吐尔逊江负责管理的这片扶贫林,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实施“生态+扶贫”产业扶贫模式的一个缩影。该基地一期种植苗木101万株,占地1.1万亩。为了保证造林成果,县里按照“谁主管、谁受益”的原则成立察布查尔生态扶贫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将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造林考核管理。“我们通过前期筛选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20户,每户管护生态扶贫林50亩。挂果前5年没有收益,每户每年能拿到1.2万元的补助。5年后果树挂果产生经济效益,再实行二次分配,每户可以享受15亩果园的收益分红。与此同时,大家还可以在公司从事劳务工作,公司按市场用工标准支付工资。”罗生说。
看到丈夫吐尔逊江每月在生态扶贫林干活拿工资,妻子海尔尼沙·马合木提也不愿意闲在家里。今年4月,海尔尼沙在乡里的农贸市场开了一家小商店,生意不错。在夫妻俩的共同努力下,吐尔逊江一家今年也摘掉了贫困帽子。“家里现在还养了17只羊,我算了算,按照乡里的‘五不’奖补政策,我们今年能拿到4500元奖励,日子是越过越好了。”海尔尼沙开心地说。
海尔尼沙所说的“五不”奖补政策,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为了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推行的奖补机制,即通过以奖代补、干部结对帮扶的形式,鼓励贫困户在庭院养殖牛羊、种植蔬菜、参与劳动力转移等,做到“庭院不闲置、户中不闲人、庄稼不低产、社保不空白、学生不辍学”。“五不”奖补机制实施以来,群众“我能行”的信心明显增强,实现了从“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再到“我能脱贫”的思想跨越。
截至目前,该县建档立卡贫困户3298户、11778人,现已脱贫3180户、11382人,实现稳定就业2500人。
该县县委书记王沛昭说:“11月1日,国务院扶贫办公布,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正式退出国家级贫困县的行列,这对我们是莫大的鼓励。接下来,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要在解决脱贫户的就业、技能培训、思想脱贫上下大功夫,确保到2020年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
上一张
下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