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注册    摄影师注册

 
  • 图片信息 >>
  • 编号:12659
    图片尺寸:3744X5616
    大小:9626KB/67382KB
    作者:谢龙
    分类:新闻图片->人物
    关键字:新疆 阿勒泰市 大学生 创业 就业 人物 刘佳 农业 自主就业
    图片ID号:1240512182
    图组ID号:2165
刘佳:戈壁创业实现梦想
(18/18)
2013年12月18日 13:47:49
上一张  
下一张
 
图片说明:
  2013年10月17日,太阳快落山了,刘佳还在地里转悠,琢磨着明年再种些什么。
组图说明:
  对于很多刚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能找到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上,朝九晚五,这些都是理想的工作模式。
   但对于刘佳来说,这是她最不愿意过的生活。她用自己的创业经历诠释了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
   刘佳于2007 年毕业于长沙民政学院。回到家乡阿勒泰市后,激烈的就业压力着实让她感到些许迷茫。这期间,她干过营业员,从事过种子公司的销售员。刘佳说:“有一天,我在新闻上看到广州有4名大学生去农村种地创业的报道,突然有点想法了,他们可以去农村创业,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为什么不可以?”这个在父母眼里从小就爱“胡思乱想”的女孩,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担心,让朋友都觉得“脑子进水”的决定——去戈壁滩上开荒种地。
   “我不知劝了多少次,哭过多少回,但这个丫头就是不听,死犟死犟的!”刘佳的母亲黄玲回忆道,“好不容易供她上大学,不求她能挣多少钱,只希望她能安安稳稳地找个单位工作。但不知道她到底咋想的,非要开荒种地。我连1 亩地到底有多大都不知道,你说她这个决定不是在吓唬人嘛。”
   家人的反对,周围人的质疑,没能阻止刘佳创业的脚步。借钱、贷款、租荒地,不到半年时间,刘佳完成了创业前的准备。2008 年4 月,刘佳的母亲黄玲陪着刘佳住进了距阿勒泰市切尔克齐乡10 公里远的克孜喀英村一个四面透风的帐篷里。在500 亩的荒碱地上,刘佳和雇来的两名哈萨克族小伙,开始了创业生活。“创业有很多种,我的选择在很多人看来是在冒险,但我当时就是看好种地,我觉得这里才是我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舞台,我相信只要坚持就会有收获。”刘佳自信地说。
   戈壁滩上刮大风是常有的事,五六级的大风能把地上的沙土卷起几米高,每次从地里干活回来,刘佳说自己活像一尊兵马俑,抖抖身子都能往下掉一堆土渣儿。刘佳租种的那500亩荒碱地,当地有经验的农户都不敢去承包。用他们的话说,那是兔子都不拉屎的荒地,关键是没有水。刘佳花了十几万元雇人修了条8公里长的防渗渠,2009年还在村里率先使用滴灌技术,彻底解决了农业用水问题。
   用水问题解决了,经过调研,刘佳选择适合在盐碱地上种植的当地传统作物“三道眉”食葵。从选种到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她每道关都不含糊。别人追一次肥,刘佳要根据土地情况追加两次、三次。“田间地头有什么不懂的就向当地农户请教,或上网搜索。虽说不容易,但麻烦事情总能一件件解决。”刘佳说,“运气还不错,头一年500 亩的‘三道眉’就丰收了,年初借的30 万元全部还清,还收入了近10万元,这下妈妈放心了。”
   如今,刘佳在这块土地上先后投入了200万元,种植面积也已从当初的500亩扩展到1000亩,种植品种也扩大到打瓜、南瓜等,产品主要销往天津、安徽等地的国内大型食品加工企业。昔日的戈壁荒滩变成一座初具规模的大型农场。
   刘佳的创业经历让村民们佩服不已,纷纷向她请教田间管理技术。刘佳在闲暇之余,注意在网上收集各地先进的种植经验,并义务传授给村民。农场职工张军飞也是一名大学毕业生,他在学校时就从网上看到有关刘佳的报道,并通过微博和她取得联系。毕业后,2013 年春节,张军飞说服家人,只身来到陌生的新疆,和刘佳一起创业。
   今年,刘佳用盈利的20 万元准备引进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她说希望能吸收更多的高校毕业生加入这个团队,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就业创业平台,一起在这块盐碱地上建造一个现代化的新型农场。
   2013 年,刘佳获得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五四青年奖章”荣誉称号。阿勒泰市还将刘佳承包的农田命名为“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
上一张 下一张